南京港机重工公司龙潭基地的制造车间里,一派繁忙景象。200多名工人在巨大的钢结构生产车间内穿梭作业。焊枪喷射出刺眼的弧光,密集的火花四处飞溅,金属敲击声和机器运转声不绝于耳。厂房外紧邻长江岸边,高大的龙门吊正吊装大型构件,喷漆、晾干后的部件直接通过平台滚装上船,等待发运。这里是港口大型装卸设备的生产一线,也是南京制造向“绿”而行、向“智”而生的前沿阵地。
0/0
00:00/01:57
切换到横屏模式
继续播放
进度条,百分之0
00:00
/
01:57
01:57
全屏
倍速播放中
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
继续观看
南京港机重工:“绿色金刚”智造忙,高效降本拓市场
观看更多
转载
,
南京港机重工:“绿色金刚”智造忙,高效降本拓市场
港口机械设备已关注
分享点赞在看
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评论
这份忙碌与活力,源于持续迸发的创新动能。日前,由南京港机重工公司自主研发的“绿色环保螺旋连续卸船机创新设计开发及应用”项目,在内河港口首届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。该项技术直击传统港口散货卸船的痛点——粉尘污染和物料撒漏。
绿色智能装备领跑行业
“我们获奖的螺旋卸船机,核心是改变了物料输送方式。”公司研发(工艺)中心副经理高军武指着设备模型的关键部位向记者介绍:“它用垂直螺旋、水平螺旋输送机和特殊取料装置,组成一个全封闭的系统。物料从船舱被取出后,全程在密封的金属管道里输送,完全隔绝了与外界的接触。最大的优点是解决了污染问题。”高军武说,在卸船效率上,该设备表现出色,“操作起来也更便捷、智能。”
南京港机重工自主研发的螺旋连续卸船机
这款“绿色金刚”的智慧远不止于密封。据介绍,它集成精确位姿定位、3D激光扫描建模、高精度流量监控、恒流取料与智能路径规划等前沿技术,构筑起完整的自动化控制体系,成为驱动港口散货装卸向绿色化、智能化跃升的核心装备。虽然单机成本稍高,但其轻量化与绿色设计带来的是码头基建的整体减负。“使用该设备后,常规码头基建成本可降低约20%。”高军武算了一笔总账:“综合投资反而低于传统设备。”
螺旋卸船机的突破,只是南京港机重工创新图谱的一角。“我们还有一款双夹带卸船机,专为粮食等对环保和损耗要求高的物料设计,这种设备采用双皮带夹裹物料、气力辅助运输的方式,它的能耗相比螺旋式卸船机,还能再降低一半,对降低港口长期运行成本非常有利。”高军武说,目前,该技术已在天津、辽宁等专业粮食码头投入使用。
扩产升级瞄准全球市场
持续的技术突破更带来了市场格局的变化。过去,无论是大吨位螺旋卸船机还是高端双夹带技术,基本被国外巨头垄断,高昂的进口设备价格令众多国内企业望而却步。南京港机重工的自主研发则成功打破这一垄断局面。“我们掌握核心技术并实现国产化后,同等性能的设备,价格仅为进口设备的60%左右,让先进的绿色智能装备变得触手可及。”高军武说。
南京港机重工产品发往用户码头
南京港机重工公司副总经理路强介绍,今年上半年,公司新签合同额近8亿元,完成生产总值超7亿元。不仅提前完成了集团上半年的既定目标,新增订单量和利润总额均创下历史新高。蓬勃的发展势头也催生出新的需求——公司正与属地街道积极协商,规划扩大产能用于智能制造的再升级。“下半年,我们将在市场开拓上坚持‘保存量、促增量’策略,对内依托省港集团内部循环优势,对外加速‘一带一路’市场布局;技术研发则紧扣本质安全、大型高效、智能制造、绿色环保四大方向,为全球港口提供智慧解决方案。”
厂房内焊花飞溅,映照着创新激情;厂房外江水奔流,涌动着发展活力。龙门吊巨大的剪影下,一台台凝聚南京智慧的“绿色金刚”整装待发,它们将沿着长江黄金水道,驶向更广阔的内河港口,成为南京智造赋能港口绿色升级与高效运营的坚实力量。
更多
地址:上海市宝山区真陈路1085号敉平大厦16层
订阅号
服务号
地址:上海市宝山区真陈路1085号敉平大厦16层
电话:021-60719618
沪ICP备20022239号-2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6472
Copyright © 2008-2021 上海国腾广告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扫码手机查看
港口机械设备订阅号
港口设备服务号